眼底病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睛彩视例流感样症状后年轻人要注意这种眼病 [复制链接]

1#

引言

随着社会发展,生活竞争压力与日俱增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除了要为头发担忧还出现了各种身体问题。急性特发性*斑病变(AIM)是一组以年轻人突然出现的中心视力丧失为特征的自限性眼底疾病,病因尚不明确,通常发生在流感样症状之后。近日,《中华眼底病杂志》报告了一例急性特发性*斑病变患者。

病例报告

患者男,29岁。因左眼急性眼前暗影和视力下降4d至医院眼科门诊就诊。患者2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头痛1次,近2周时有“低烧”,均未接受任何诊治。患者既往身体健康,无眼部外伤及手术史,否认全身疾病及手术史。眼部检查:右眼、左眼最佳矫正视力(BCVA)均为1.0。双眼眼前节正常。眼底检查,左眼*斑颞侧见*白色视网膜下沉积物,伴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内出血,未见其他卫星病灶(图1A)。眼底自身荧光(FAF)检查,左眼可见局部增强的中心凹弱自身荧光,与眼底检查所示的视网膜内出血对应,伴颞侧轻度强自身荧光(图1B)。近红外反射成像检查,于眼底检查所示的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处可见强反射环(图1C)。光相干断层扫描(OCT)检查,可见*斑区圆顶状神经上皮层脱离伴视网膜下液,*斑颞侧和鼻侧外丛状层(OPL)增厚(图1D)。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(FFA)检查,30s时出现多个弱荧光点(图1E),60s时出现起源于弱荧光边缘的强荧光(图1F);晚期可见荧光素积聚导致的致密盘状强荧光,以及与眼底检查所示视网膜内出血不完全对应的斑片状弱荧光(图1G)。患者血常规、生物化学、凝血及输血全套、TORCH、肺结核检查结果均无异常。全身未见皮疹。

图1

诊断:左眼急性特发性*斑病变(AIM)。

治疗:给予患者口服泼尼松15mg/d,连续7d;减量至10mg/d,连续7d;再减量至5mg/d,持续2周。考虑到患者发病前有“低烧”病史,不排除潜在的病*感染,同时给予口服阿昔洛韦联合维生素B、维生素C药物治疗。

治疗后第5天,患者诉左眼视力较治疗前提高,但其BCVA下降至10/33。眼底检查,左眼后极部*白色沉积物较前有所减少,视网膜内出血仍然存在(图2A)。OCT检查,左眼视网膜下液完全消失,*斑颞侧OPL增厚、外界膜完整,局部椭圆体带(EZ)、嵌合体带(IZ)缺失及视网膜色素上皮/Bruch膜(RPE/BrM)结构紊乱(图2B),中心凹下方脉络膜厚度达μm。OCT血管成像(OCTA)横断面(enface)检查,视网膜浅表血管复合物血流正常,而深层血管复合物(DVC)血流减少,同时伴有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信号斑片状缺失,周边见点状强回声(图2C~2F)。

治疗后第34天,患者左眼BCVA提高至20/33。眼底检查,左眼*白色病灶消退。OCT检查,EZ完全恢复,IZ部分修复,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降低至μm。EnfaceOCTA检查,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信号缺失有所恢复。治疗后第62天,患者左眼BCVA提高至20/20,其主诉眼前暗影完全消失。眼底检查,左眼*斑区可见轻微色素改变。治疗后第80天,OCT检查,左眼EZ和IZ完全修复,增厚的RPE/BrM几乎完全恢复,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降低至μm(图2G),而右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μm。EnfaceOCTA检查,左眼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信号几乎完全恢复,但仍存在微小缺损(图2H)。

图2

病例小结

本例患者为健康青年男性,发病前有“低烧”病史;眼底检查见左眼*斑下沉积物伴神经上皮层脱离;OCT示RPE/BrM及外层视网膜损害;FFA可见遮蔽荧光和晚期盘状强荧光。其影像表现典型,AIM诊断成立。

尽管本例患者在治疗后第5天时视网膜下液就吸收,但其视力在中心凹下EZ完全恢复时才回到基线水平。同时,EZ和IZ的恢复与外层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血流恢复并不完全一致。至随访结束,其仍然存在视网膜DVC结构紊乱以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信号的缺损。此外,外层视网膜的恢复与脉络膜毛细血管逐步改善相一致。正常的脉络膜视网膜结构的恢复起始于EZ和IZ,然后是DVC,最后是RPE/BrM和脉络膜毛细血管。正常脉络膜视网膜功能的恢复从视网膜中间层毛细血管网开始,再是深层毛细血管网,最终才是脉络膜毛细血管,这提示脉络膜毛细血管可能是AIM的原发部位。既往研究未在OCTA上观察到视网膜浅层和深层血管的变化,而我们能观察到的原因可能是本例患者初诊时病情重,患眼已经出现由脉络膜累及视网膜深层甚至浅层血管的病变。

本例患者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具有良好的初诊视力、*斑部色素改变的缺失以及双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增厚。其良好的初诊视力可能与后极部病灶的偏中心有关。泼尼松的使用是否影响AIM的病程尚不清楚,Yannuzzi等和Gelisken等均未在使用泼尼松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*斑区视网膜色素改变。本例患者AIM患眼与健康对侧眼均出现了比一般人群更厚的中心凹下脉络膜,这是否提示AIM可能与肥厚性脉络膜疾病有关,尚需进一步的研究。

来源文献:许瑶,沈伟.急性特发性*斑病变一例.中华眼底病杂志,,37(6):-.

doi:10./cma.j.cn--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